为女宝荪作楷

四龄小女学牵裾,玉雪聪明花不如。
弄笔偷描元旦字,发蒙试读旁行书。
残形利屣吾无取,隆准珠衡寿有馀。
王母看渠作儿戏,任牵竹马引鸠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女宝荪作楷”是清代诗人曾广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小女儿的深厚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儿童学习文化的普遍现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曾广钧,字雨田,号西樵,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2. 诗歌原文
    四龄小女学牵裾,玉雪聪明花不如。
    弄笔偷描元旦字,发蒙试读旁行书。
    残形利屣吾无取,隆准珠衡寿有馀。

  3. 诗意解析

  • 四龄小女学牵裾,玉雪聪明花不如。 这句话描绘了四岁小女孩学习的场景,用”玉雪聪明”形容其纯洁无瑕,”花不如”则暗示她虽然聪明过人,但与花朵相比仍有不足。
  • 弄笔偷描元旦字,发蒙试读旁行书。 这句诗描述了小女孩在元旦期间学习书法的情景,通过偷描和试读展示了她的勤奋和求知欲。
  • 残形利屣吾无取,隆准珠衡寿有馀。 这里表达了对女孩未来的美好祝愿,认为她即使身形瘦小,也能长寿健康。

《为女宝荪作楷》不仅是一首赞美童年纯真和学习精神的诗,也是对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尊重儿童个性发展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家庭教育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