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颂醇亲王庚寅七月 其三

周家分陕尊燕鲁,今日亲贤属一人。
好取玉梅亭畔月,遍为赤柳塞边春。
雎麟官礼功无迹,凤鸟河图治已神。
仰赞慈猷宣圣德,歌钟史牒播芳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颂醇亲王庚寅七月,其三”是一首清末民国初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主体是曾广钧,他以精湛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历史知识,将个人对醇亲王的崇敬之情融入诗句之中,表达了对其功绩和美德的赞颂。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周家分陕尊燕鲁,今日亲贤属一人”两句展现了醇亲王作为朝廷的重要人物,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里的“燕鲁”指的是山东地区,象征着醇亲王的治理范围广泛而深远。紧接着,“好取玉梅亭畔月,遍为赤柳塞边春”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寓意醇亲王恩泽如月光般普照,其治下百姓生活如春意盎然。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醇亲王的形象,也表达了民众对他的爱戴和感激。

诗中的“雎麟官礼功无迹,凤鸟河图治已神”两句,通过对古代祥瑞象征的运用,来赞美醇亲王治理有方、国泰民安。这里提到的“雎麟”和“凤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象征着美好和谐的政治局面。

“仰赞慈猷宣圣德,歌钟史牒播芳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醇亲王品德和功绩的尊敬和赞扬。在这里,“圣德”指的是醇亲王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治国才能。最后几句,“仰赞慈猷宣圣德,歌钟史牒播芳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醇亲王的敬仰之情。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醇亲王的高尚品德,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上颂醇亲王庚寅七月 其三》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展现醇亲王治国理政智慧和人格魅力的历史画卷。它不仅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的现实状况,也传达了对一位伟大领袖的敬仰和怀念。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研究中国近现代诗歌创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