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刘太保第

太保生平惟爱客,戟门寥落旧人稀。
立功宝剑蠹生匣,所御漆琴珠罥徽。
海国频年轻汉使,沙洲诸郡绘灵衣。
二难莫厌贫居寂,犹有清秋燕子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过刘太保第》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的诗,出自近现代诗人曾广钧之手。这首诗通过描绘旧友刘太保的生活环境和他的一些事迹,展现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曾广钧(1876~1932),字雨田,江西南丰人,近现代诗人、书法家。其作品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 太保生平惟爱客:描述了刘太保喜欢结交宾客的个性,他的生活态度可能与他对客人的喜爱有关。
  • 戟门寥落旧人稀:戟门可能是刘太保的居所名称,这里表示戟门前空无一人,突出了一种落寞和孤独的氛围。
  • 立功宝剑蠹生匣:这句反映了刘太保的某种成就或贡献,但由于时间久远,他的宝剑已经生了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 所御漆琴珠罥徽:描述刘太保使用的一些物品,如漆琴和珠子,这些物品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反映出他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 海国频年轻汉使:暗示刘太保所在地区与海外有频繁的交流,可能有外国使者来访,体现了一种开放和交流的时代背景。
  • 沙洲诸郡绘灵衣:可能指的是沙洲地区有制作精美衣物的工艺,或者是当地居民对刘太保的一种纪念方式。
  • 二难莫厌贫居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繁华的生活态度,即使物质生活简朴,也能感到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 犹有清秋燕子飞:最后一句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期待,燕子的归来也预示着温暖和生机的到来,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1. 文化背景
  • 清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末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形势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曾广钧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善于用词造句,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各种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意境,如“立功宝剑”、“海国频轻汉使”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1. 思想价值
  • 怀旧与思友情深:通过对刘太保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重过刘太保第》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是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