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春雨

悄悄闲阶立,针线停拈,今朝逢社。
准拟看花,叹花开还谢。
何处清游,方壶员峤,称玉人陶写。
深院无人,彩绳垂处,秋千横架。
风雨连天,曲阑倚遍,还复思量,青春无价。
若待晴曛,怕又游丝惹。
昨夜灯前,凤头鞋子,绣文方才罢。
邻女慵来,芳村闲了,好桃花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蓬莱·春雨》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曾廉创作的词。这首词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特的成就,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世界。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作者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 悄悄閒阶立:描述了一位女子静静立于闲静的台阶上,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针线停拈:暗示着女子因某种原因暂停手中的针线活,可能是一种心情的转换或是为了等待某个人的到来。
  • 今朝逢社:指今天是农历的社日,通常与祭祀土地神有关,体现了古代节日风俗。
  • 准拟看花,叹花开还谢: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有欣赏之意。
  • 何处清游:询问自己应该去哪里游玩,展现了寻找乐趣的心情。
  • 方壶员峤,称玉人陶写:提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即“方壶员峤”,这是一个充满仙气的地名,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而“玉人”则暗示了女子在其中得到了陶冶和享受。
  1. 作者介绍
  • 曾廉:清代诗人,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今属湖南邵东县汪塘乡)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徐桐所赏识。戊戍维新运动中,他上书朝廷,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
  1. 作品鉴赏
  • 艺术手法:《醉蓬莱·春雨》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抒发情感。
  • 情感表达: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愿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叹。
  • 历史背景:作为清末文人,曾廉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背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 文化意蕴
  • 传统与现实:《醉蓬莱·春雨》体现了传统诗词中常见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无常命运的感慨。
  • 女性形象:在这首词中,女主角的形象被塑造得既温婉又独立,她的存在是对传统女性角色的一种挑战和重新定义。
  1. 文学地位
  • 历史评价:曾廉的《醉蓬莱·春雨》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人传颂。
  • 现代影响:即便在现代,这首诗仍被广泛引用和研究,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不断被挖掘和认识。

《醉蓬莱·春雨》是一首集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曾廉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艺术灵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远的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深入研读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