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偶成

前人栽藤后人看,我年于藤未及半。
前人种竹青成林,舞影窗月清我心。
况有丁香海棠树,堆砌牡丹乱无数。
霜风但遣枯枝立,春光犹迟隔年度。
独立何必念芳菲,正肃气与天地遇。
此身今古如脱屣,人得人弓等闲耳。
冰霜百物半摧藏,扫除一室吾安事。
转眼花开春事新,四座唯延澹荡人。
读书养性聊为乐,日可招要梅子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移居偶成》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前人栽藤后人看,我年干藤未及半。
前人种竹青成林,舞影窗月清我心。
况有丁香海棠树,堆砌牡丹乱无数。
霜风但遗枯枝立,春光犹迟隔年度。
独立何必念芳菲,正肃气与天地遇。
此身今古如脱屣,人得人弓等闲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藤、竹、花木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四季更迭、岁月流转的画面。诗中的“前人栽藤后人看,我年干藤未及半”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感觉,即无论过去的人怎样努力,他们的成就最终也仅是后人观赏的对象。而“前人种竹青成林,舞影窗月清我心”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的恒久不变与人世的短暂,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况有丁香海棠树,堆砌牡丹乱无数”描绘了一个繁盛而美丽的花园,但诗人并未沉浸在这些美丽的景象之中,而是以“独立何必念芳菲”来表达自己超脱俗世,不因外界的纷扰而动摇的决心。这种态度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中保持坚定立场的精神风貌。

诗的最后一句“此身今古如脱屣,人得人弓等闲耳”更是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理。在这里,“脱屣”意味着随意、洒脱的态度,而“人得人弓等闲耳”则是说人生如同被弓弦所束缚,随时可能被利用或失去自由,但诗人却能以超然的心态对待这一切,不被世事所累。

《移居偶成》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深刻地揭示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政治智慧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