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淩十一归长沙五首 其一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闲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匪自由。
谋道谋食两无补,祇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凌十一归长沙五首》是清朝诗人曾国藩的作品之一,该诗通过描绘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宿命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下面将对该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
  •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晚号止园叟,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今属中国湖南省)人,晚清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 他是湘军的创建者之一,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他还致力于教育和文化建设,编订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
  1. 诗歌原文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此情此景真可叹,别离之情难以言。

  2. 诗句解析

  •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描述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微雨和落叶都带有时间流逝和自然更迭的意象。同时,“行止迟速非自由”表达了作者对于行动自由受限的感慨。
  •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进一步强调了命运对个体的影响,暗示了人们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只能顺其自然。
  •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这句反映了作者对于追求知识和事业的态度,意识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完全改变结果,最终只能留下足迹。
  • “此情此景真可叹,别离之情难以言。”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分别的情感,认为这种情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1. 创作背景
  • 《送凌十一归长沙五首》的创作背景是在1859年,当时曾国藩正在湖南处理军事与政务,而好友凌十一准备离开湖南去长沙。这首诗反映了曾国藩对朋友分别的情感以及对于生活无常和命运的感慨。
  • 在这首诗中,曾国藩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还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与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常见的,因此这首诗具有广泛的共鸣。

《送凌十一归长沙五首》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离别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清代社会风貌和文人内心世界的作品。它展示了曾国藩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