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太常小像

江波少还态,耆宿日凋零。
岂知永嘉末,吾犹及老成。
乾嘉昔云盛,钱王蔚典型。
传经孟喜膝,问字子云亭。
各奉本师说,森然启门庭。
先生时少壮,槃敦接芳馨。
曾从大匠鼻,挥斧动神灵。
跌宕五十载,数辈倚声名。
踏破九州莎,依旧还天廷。
后生仍好事,快睹先民程。
飘然好须鬓,图此岁星精。
柏寝话畴昔,绪论吾尝聆。
瞻言咏斯篇,一寄思古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太常小像》是一首描写陶渊明的诗作,由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陶渊明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洁的情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江波少还态,耆宿日凋零。岂知永嘉末,吾犹及老成。
    乾嘉昔云盛,钱王蔚典型。传经孟喜膝,问字子云亭。各奉本师说,森然启门庭。先生时少壮,槃敦接芳馨。曾从大匠鼻,挥斧动神灵。跌宕五十载,数辈倚声名。

  2. 诗歌注释

  • 诗中“耆宿”指的是年长有学问的人;“干”指古代乐器琴。
  • “乾嘉”,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乾嘉之治”。
  • “钱王”,指吴越王钱镠,以其治理下的苏州著称于后世。
  • “传经”,传授经典知识;“孟喜”,汉代著名学者,以精研儒家经典而闻名。
  • “问字”,指向名师请教书法;“子云亭”,相传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地创作了著名的草书《黄庭经》。
  • “各奉本师说”,各自传承自己的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 “森然”,形容门庭的庄严、肃穆。
  • “先生”,对年长学者的尊称。
  • “干”,“干”指古代乐器琴;“磐”,古琴曲名。
  1. 诗歌鉴赏
    《陶太常小像》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景仰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反思。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文人形象。

《陶太常小像》是一首充满历史气息和文化价值的作品,它不仅让人们领略了陶渊明的高洁人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