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少还态,耆宿日凋零。
岂知永嘉末,吾犹及老成。
乾嘉昔云盛,钱王蔚典型。
传经孟喜膝,问字子云亭。
各奉本师说,森然启门庭。
先生时少壮,槃敦接芳馨。
曾从大匠鼻,挥斧动神灵。
跌宕五十载,数辈倚声名。
踏破九州莎,依旧还天廷。
后生仍好事,快睹先民程。
飘然好须鬓,图此岁星精。
柏寝话畴昔,绪论吾尝聆。
瞻言咏斯篇,一寄思古情。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所作的《题陶太常小画像》。

江波少还态,耆宿日凋零。
岂知永嘉末,吾犹及老成。
乾嘉昔云盛,钱王蔚典型。
传经孟喜膝,问字子云亭。
各奉本师说,森然启门庭。
先生时少壮,槃敦接芳馨。
曾从大匠鼻,挥斧动神灵。
跌宕五十载,数辈倚声名。
踏破九州莎,依旧还天廷。
后生仍好事,快睹先民程。
飘然好须鬓,图此岁星精。
柏寝话畴昔,绪论吾尝聆。
瞻言咏斯篇,一寄思古情。

【译文】
江水波涛中我少年的形象尚存,年迈的前辈们一天天逝去。哪里知道到了永嘉末年,我还来得及见到老成的人。
乾道与嘉泰年间文风鼎盛,钱武肃王开创了典范。
传授经典时孟喜跪地聆听,询问学问时子云亭前畅谈。
各位老师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们的学说如森然的门墙。
先生正值年轻有为之时,他的德行和才华让人敬佩。
他曾跟随古代的大工匠学习,挥斧如同神灵一般。
他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雨沧桑,但依然被后人仰望。
尽管已经踏破了九州的草地,但他依旧回到朝廷之中。
后生们仍然喜欢这种风气,想要看到先人的风采。
他飘然如仙鹤般美好,绘制这幅画像是为了纪念他。
在柏寝(即墓地)里回忆过去的事情,我曾经聆听过这些故事。
瞻仰这幅画像时感慨万分,我将这份思念寄托在这诗中。

【赏析】
这首题画诗描绘了陶渊明晚年的风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陶渊明晚年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和思考。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人物、场景和环境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形象。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历史和传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