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九诗

李唐盛声律,初响铿华钟。
逮及下衰时,切切鸣寒虫。
扶舆发朝气,百汇曜麟龙。
缺月夜腾光,不与东升同。
秋霜入科木,色黯蒿与蓬。
文章说心腑,本不从窳隆。
能者自植立,馀子靡随风。
孰于众音飒,玉振开群聋。
君才美无度,大圭宜庙中。
君诗如春融,秋爽亦自工。
肉好用为贤,瑑刻生芒锋。
南轺斐然作,山水涤襟胸。
杂什多未芼,略可芟厖茸。
要道锲不舍,金木随所攻。
且况力肯穷,奥阼辨西东。
终然到圣处,今古谁雌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龙九诗》是一部唐代的文学作品,由张仁溥创作于唐代。 这部作品以九位在时代动荡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诗人为主题,通过描写这些诗人的生平和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下面将从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特色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内容概述:《题龙九诗》通过九首诗歌展现了九位诗人的不同命运和心路历程。这些诗歌包括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以及吴梅村等,他们或因政治原因流放,或因战争而流亡,或因个人志向与现实生活产生冲突。

  2.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纪游诗,它描绘了诗人西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诗中的“青草湖”与“洞庭”相连,形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感慨。

  3. 历史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繁荣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墨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寻求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张仁溥创作的《题龙九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

  4. 主题表达:通过对这九位诗人的描写,张仁溥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他通过这些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变化,探讨了如何在逆境中找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题龙九诗》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也是研究唐代文人心态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