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赋西征,爞爞实朱夏。
烈日焚八荒,息影无寸暇。
孱体甘所侵,炎威肯少借。
一病罹百艰,烦煎竟日夜。
夙昔伤劲弓,闻弦神已怕。
壹志事呻吟,愆仪任嘲骂。
疟疫难指名,热寒互嬗谢。
粒食经旬辞,况能问燔炙。
带月方首涂,参横未云罢。
颠簸笋舆中,磋磨破腰胯。
奴子苍黄询,庸医再三诧。
猛然肆造攻,云当一战霸。
恶莠虽已锄,良苗亦失稼。
隔旦嘻其疲,无复平生咤。
皮皱面有洼,耳聋气愈下。
惨澹过潼关,沈昏渡清灞。
赫赫李中丞,觥觥范韩亚。
老罴卧三边,犬羊敢狙诈。
闻我至骊山,材官百里迓。
秋雨长安邸,征鞍庶一卸。
旅魄颇飘摇,公来百慰藉。
遣仆炊香粳,呼僮伺馆舍。
徵医未辞频,馈物不论价。
古谊暖于春,美言甘于蔗。
我魂稍稍旋,望蜀仍命驾。
裹药充箧筐,买饴养婴奼。
渐觉身能轻,如马脱缰靶。
吾固庆生存,众雏亦嗟讶。
燕誉多亲知,艰难少姻娅。
永愧夫子贤,高情压嵩华。
贱子不足矜,西人实沾化。
西征一首呈李石梧前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征一首呈李石梧前辈》是清代著名文人曾国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他过去的西征经历,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和所处困境。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 作者简介:
- 曾国藩(1811年1月29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湘军创始人之一。
诗歌原文:
我昨赋西征,爞爞实朱夏。
烈日焚八荒,息影无寸暇。
孱体甘所侵,炎威肯少借。
一病罹百艰,烦煎竟日夜。
夙昔伤劲弓,闻弦神已怕。
壹志事呻吟,愆仪任嘲骂。
疟疫难指名,热寒互嬗谢。
粒食经旬辞,况能问燔炙。诗歌鉴赏:
- 主题内容:该诗主要描述了诗人在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和身心疲惫。诗中通过对烈日、炎威等自然景象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环境的艰苦和对健康状态的担忧。同时,也通过描述疾病的折磨和个人的困境,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艺术手法:该诗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爞爞实朱夏”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战争的残酷,而“炎威肯少借”则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痛苦。此外,诗人还通过个人经历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一病罹百艰,烦煎竟日夜”等诗句,都体现了他的焦虑和无奈。
《西征一首呈李石梧前辈》不仅是曾国藩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