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湖五首 其四

矮桂枝钩袖,丛篁叶打头。
堤行皆仄径,路断得高楼。
栏槛千回锦,琉璃五色秋。
落霞沈水底,绮散不能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桂湖五首》的作者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的曾国藩

曾国藩,字泽东,号涤生,是中国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与胡林翼并称为“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的文学作品在晚清时期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

《桂湖五首》是曾国藩晚年创作的一组诗作。在这组作品中,曾国藩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敏感描绘,还深刻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乃至国家兴衰的思索。其中,《桂湖五首 其四》中的“矮桂枝钩袖,丛空叶打头。堤行皆反径,路断得高楼。栏槛干回锦,琉璃五色秋。落霞沉水底,绮散不能收。”,以精细的笔触捕捉了秋天桂湖的自然景色,通过对比和象征,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叹。

曾国藩的《桂湖五首》不仅是他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更体现了一位伟大文人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