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 其二

为致慈亲语,殷勤劝早归。
叹余违井邑,况汝别庭闱。
每念尸饔苦,深惭弹铗非。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是东汉时期诗人蔡琰的组诗作品,共三首,此为其二。蔡琰是汉末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字文姬,是汉大将军窦武之侄女,曹操的儿媳,博学多才,能诗善赋。她生于汉末战乱年代,十二岁作《胡笳十八拍》抒发亡乡失国的悲伤。曹操将她嫁给了侍中太仆卫仲道。曹魏建立后,她被迁到洛阳南宫,封为列候,赐爵关内侯,迁骑都尉、开远将军,与丈夫卫仲道一起典校书。曹操去世后,她回到故土陈留郡。后来蔡琰被匈奴左贤王部将白环通劫持到他那里,并把她留在匈奴达十九年之久,直到曹操死后才得以返回中原。她归汉后,献上自己的诗歌和琴曲辞赋等文章,受到世人的称赞。

这首诗是蔡琰在建初年间(107-122)回洛阳时写给弟弟蔡邕的。当时曹操已死,汉王朝也衰微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已成过去,而汉末社会动乱不安,人民流离离散;加上连年水灾,饥荒严重,百姓死亡甚多。因此,诗人怀着对国运民生的忧虑,写这首诗以寄哀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