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竹枝词 其七

高髻编金耳饰珰。
生来娇小号珠娘。
朝朝出汲春江口,不著鸦头足似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岭南竹枝词 其七》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竹枝词。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细致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而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人民疾苦的同情。
  1. 诗词原文
    高髻编金耳饰珰。生来娇小号珠娘。朝朝出汲春江口,不著鸦头足似霜。

  2. 诗词解析

  • 高髻编金耳饰珰:形容女子打扮华丽,用高高的发髻装饰,并佩戴着金色的耳饰。”珰”指的是妇女的一种装饰品,这里特指耳环。
  • 生来娇小号珠娘:描绘了女子天生丽质,小巧可爱。”珠娘”是对年轻女性的一种称呼,常用以表达对其美貌的赞美。
  • 朝朝出汲春江口:表明女子每日都要到江边汲水,强调其勤劳的生活状态。“汲”在这里是指打水,“春江口”可能是指附近的水源地。
  • 不著鸦头足似霜:通过对比,突出女子的纯洁与自然之美。“鸦头”通常指黑色头发的样式,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发色;“霜”则喻示她的美丽如同初雪一样清新。

《岭南竹枝词 其七》不仅是刘禹锡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领略到作者对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在阅读和欣赏这些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激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