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竹枝词 其五

林中莫种芭蕉树。
空自青葱满旧丛。
蕉子鲜甜难得饱,蕉衣纰缦不禁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岭南竹枝词 其五》是唐代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岭南独特的风土民情。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彭孙遹是唐末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的《岭南竹枝词》系列作品,更是展现了他对岭南地区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些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岭南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人文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
  2. 诗歌原文:林中莫种芭蕉树。空自青葱满旧丛。蕉子鲜甜难得饱,蕉衣纰缦不禁风。故阁部史公开幕维扬,城溃殉难,相传葬衣冠于梅花岭下,过而哀之…
  3. 诗意解析:首句“林中莫种芭蕉树”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次句“空自青葱满旧丛”则形象地描绘了竹林茂盛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即虽然环境优美,但可能并未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第三句“蕉子鲜甜难得饱”,不仅描述了蕉子的味道,更隐喻当地人民虽生活富足却缺乏满足感,反映出一种生活哲学,即追求物质丰富而不求心灵满足。最后一句“蕉衣纰缦不禁风”,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当地居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尽管外界条件严苛,但人们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4. 文化背景:《岭南竹枝词》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这些诗作通常取材于当地的山川草木、历史遗迹以及民间传说,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艺术提炼和加工,展现了岭南地区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这些作品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他们对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
  5. 审美鉴赏:彭孙遹的《岭南竹枝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是对岭南地区自然景观的艺术再现,也是对当地人民生活哲学的深刻诠释。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岭南竹枝词 其五》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岭南地区的自然美景和风土人情,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传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和对地方文化的认同。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更在文化传承和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