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书巷至今存。
四合红尘昼欲昏。
试听吴歈君莫讶,此声元自起阊门。
姑苏竹枝词 其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姑苏竹枝词 其八”是一首描绘苏州城市风光的文学作品,通过诗人的细腻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致和人文情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彭孙遹(约公元1648年—约公元1709年),字骏孙,号松石居士,清代著名文人。他的诗歌多以咏史抒怀为主,擅长用词藻华丽、意境深远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作原文:红桥书巷至今存,四合红尘昼欲昏。试听吴歈君莫讶,此声元自起阊门。
诗意解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苏州的红桥书巷以及城市的繁华景象。首句“红桥书巷至今存”表达了对苏州古城历史文脉的赞美,红桥作为苏州的象征之一,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文化。接下来的“四合红尘昼欲昏”,则描绘了苏州城的繁忙景象,人们忙碌的生活在喧嚣中逐渐入夜,形成了一幅繁忙又不失生活气息的画卷。最后一句“试听吴歈君莫讶”,意在表达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听到这些熟悉的民间音乐,并不感到惊讶,反而觉得亲切而美好。这里的“吴歈”,指的是苏州地区的民歌,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繁华与宁静的场景,展现了苏州从古至今的不变魅力和文化传承。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还展示了苏州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通过对苏州城市生活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民的思想情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研究清代苏州社会的窗口。
“姑苏竹枝词 其八”是一首充满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佳作,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向读者传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