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令•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洛神图

采珠拾翠纷来往。
罗袜轻盈样。
何处通辞波上。
肠断东阿才子,一赋千秋悲怆。
针神原是魏宫人,重拈出、洛灵小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伊川令•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洛神图》是一首描绘女子绣制洛神图的古诗词,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下面将对该诗词的内容、创作背景、鉴赏以及作者简介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
    采珠拾翠纷来往。罗袜轻盈样。何处通辞波上。肠断东阿才子,一赋千秋悲怆。针神原是魏宫人,重拈出、洛灵小像。

  2.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多有涉猎诗词歌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彭孙遹作为清代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3. 鉴赏与分析

  • 从艺术手法来看,该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语言工整和谐,具有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风格。同时,诗句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采珠拾翠纷来往”、“罗袜轻盈样”等,使得画面感和情感更加丰富。
  • 从主题内容来看,该诗通过赞美女子的绣制洛神图,表达了对女性才华的赞赏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才华的忽视和轻视。
  1. 作者介绍
    彭孙遹(1637-1700),字骏堂,号十郎,江苏无锡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和诗人,著有《南往集》、《延露词》等作品。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观。

《伊川令•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洛神图》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诗人的才情和技艺,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