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村对浔江下,伐荻为门竹为瓦。
清江无主终古流,处处江鱼随意打。
卖鱼归去日未中,呼儿作黍饷阿翁。
江乡六月荐新谷,破釜炊出桃花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鲟鱼村对浔江下,伐荻为门竹为瓦。
清江无主终古流,处处江鱼随意打。
卖鱼归去日未中,呼儿作黍饷阿翁。
江乡六月荐新谷,破釜炊出桃花红。
《浔阳江口作》是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一首诗。彭孙遹(1631-1700)是一位著名的明代诗人,他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的开头“鲟鱼村对浔江下,伐荻为门竹为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江南水乡画面。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之感。诗中的“清江无主终古流,处处江鱼随意打”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在流淌的生活节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卖鱼归去日未中,呼儿作黍饷阿翁”,展现了乡村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温馨的亲情。而“江乡六月荐新谷,破釜炊出桃花红”则描绘了夏日乡村的热闹场景和丰收的喜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颂。
《浔阳江口作》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明代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和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