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逐塞鸿飞,横浦人烟入望微。
却忆天南真似梦,暂来岭北已如归。
松阴不改当时碧,柳色曾攀去日衣。
犹有平生师友在,寸心长自恋音徽。
过岭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岭二首”其一,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词人苏轼在北归途中所做。此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经过大庾岭时的所见所感。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不仅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还是一位在政治上有着复杂经历的历史人物。他的诗词作品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著称于世。
诗歌原文:《过岭二首 其一》原文为“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他曾经因政治斗争被贬至南方,又因政治原因再次被贬。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对比自己的遭遇与狐狸、貉等动物,表达了自己虽历经坎坷但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歌鉴赏:苏轼的《过岭二首》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过岭二首 其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蕴含了苏轼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