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浅宫亭水,溅溅百道流。
残春风送客,终夜月随舟。
野火沈葭苇,遥天挂斗牛。
相依有鸥鹭,任意宿汀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清浅宫亭水,溅溅百道流。
残春风送客,终夜月随舟。
野火沈葭苇,遥天挂斗牛。
相依有鸥鹭,任意宿汀洲。
《彭蠡夜泛》是清代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彭蠡湖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夜晚。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诗人彭孙遹(1631-1700)字骏孙,号羡门、金粟山人。其生活在清朝顺治年间,是位进士出身的文人。彭孙遹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五七言诗,他的词作也颇具特色,被称为“吹气如兰彭十郎”。
诗歌原文:清浅宫亭水,溅溅百道流。残春风送客,终夜月随舟。野火沈葭苇,遥天挂斗牛。相依有鸥鹭,任意宿汀洲。
主题内容:这首诗描绘了彭蠡湖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诗中的“宫亭水”指的是湖边的小河,而“野火沈葭苇”则形象地描绘了湖边的芦苇被野火点燃后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宁静夜晚的享受。
《彭蠡夜泛》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彭孙遹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作品。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到清代文坛上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