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夜发寄陈伯玑

豫章三载梦,樽酒慰平生。
倚阁闻清咏,临流怅远行。
云低津步树,日薄颍侯城。
欲叩高人宅,东湖春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夜发寄陈伯玑》是清代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其诗论创“神韵”说,影响后世。
  1. 诗歌原文
    豫章三载梦,樽酒慰平生。
    倚阁闻清咏,临流怅远行。
    云低津步树,日薄颍侯城。
    欲叩高人宅,东湖春水平。

  2. 诗歌解析

  • 豫章三载梦:表达了作者在豫章三年间的美好回忆。
  • 樽酒慰平生:通过喝酒来安慰自己的平凡生活。
  • 倚阁闻清咏:站在楼阁上聆听清脆的诗歌,享受文人雅集的氛围。
  • 临流怅远行:面对流水,感叹自己即将远行的忧愁。
  • 云低津步树:云层低垂,行走在桥梁之上,周围树木若隐若现。
  • 日薄颍侯城:太阳快要落山,照亮了颍水之滨的城市。
  • 欲叩高人宅:想要拜访高人的住宅,表达对知己的渴望。
  • 东湖春水平:春天的湖水平静如镜,映射着东湖的美丽景色。
  1. 情感表达
  • 思念之情:通过对东风、杨柳等景物的描述,展现了与友人离别后的深切思念。
  • 孤独之感:诗人身处异地,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和惆怅。
  • 美好愿景:尽管身处逆境,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将情感与景色融为一体,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深度。
  • 以乐景写哀情:在美好的春风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 烘托渲染:通过对东风、柳树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1. 文化价值
  • 历史见证:作为清代文人的代表之作,它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背景。
  • 情感共鸣:这首诗跨越时间的限制,仍然能够引发人们对于友情、离别和思念的感受。
  • 审美启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手法。

《西江夜发寄陈伯玑》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清代文人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鉴赏,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