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春雨堂西斋

春夜西斋卧,心期得自论。
白鹇闲对客,修竹静当门。
书帙从风乱,灯花欲雨繁。
清觞寒不御,徒有酒盈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春雨堂西斋》是清代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春夜在西斋中的卧思与自论,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彭孙遹(1631-1700),字骏孙,号羡门,浙江海盐人。他是顺治十六年(1659年)的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彭孙遹曾任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并在《明史》中担任总裁。他的诗歌工整和谐,以五七言为主,亦有香艳之作;词作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
  1. 诗歌原文:《宿春雨堂西斋》是彭孙遹所作的古诗,全文如下:
    春夜西斋卧,心期得自论。
    白鹇闲对客,修竹静当门。
    书帙从风乱,灯花欲雨繁。
    清觞寒不御,徒有酒盈樽。

  2. 诗歌赏析

  • 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斋中的春夜景象,将自然之美与文人的心境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
  • 意象生动:诗中的“白鹇”、“客”、“修竹”等元素,均具有生动的意象,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极强。
  • 语言精炼:整首诗用词精炼,句式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充分展现了彭孙遹精湛的诗歌技艺。
  1. 艺术特色
  • 音律和谐:这首诗采用了平仄韵律的严谨结构,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音乐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 意境深远:通过对西斋夜景的细腻描绘,诗人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更通过这种情感抒发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

《宿春雨堂西斋》作为彭孙遹的代表诗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