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溪暮泛至湖口

放船溪水曲,引缆问田夫。
返照上檐瓦,秋声入蟪蛄。
潮来袁术墓,月动汜光湖。
谁为捕鱼往,因人呼钓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泾溪暮泛至湖口》是一首描绘乡村景象和田园生活之美的古诗词,作者通过细致的笔触展现了农家小院的清新雅致。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嵇永仁为唐代诗人,有作品《泾溪暮泛至湖口》。
  • 他的诗作多涉及哲理思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
  • 《泾溪暮泛至湖口》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句原文
  • 放船溪水曲,
  • 引缆问田夫。
  • 返照上檐瓦,
  • 秋声入蟪蛄。
  • 潮来袁术墓,
  • 月动汜光湖。
  • 谁为捕鱼往,
  • 因人呼钓徒。
  1. 诗歌赏析
  • 此诗描绘了泛舟至东泾所见乡村的景象,细腻地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诗意。
  • 诗中“细细桃枝”、“疏疏麂眼篱”等意象,生动展现了农家小院的清新雅致。
  1. 文学价值
  • 《泾溪暮泛至湖口》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1. 创作背景
  • 该诗可能创作于唐代晚期,当时诗人可能身处旅途或乡间,通过泛舟溪流,体验和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1. 艺术特色
  •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返照上檐瓦”,既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又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意义。
  • “潮来袁术墓,月动汜光湖”两句,则巧妙地利用历史遗迹和自然现象的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泾溪暮泛至湖口》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广泛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