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尔先归,还家霜雪飞。
病中搔短发,岁晚惜斜晖。
想到梅花日,应开处士扉。
故乡有耆旧,寂寞尚堪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作客尔先归,还家霜雪飞。
病中搔短发,岁晚惜斜晖。
想到梅花日,应开处士扉。
故乡有耆旧,寂寞尚堪依。
《送徐子能归芝山》:诗中的归乡情思
在清康熙年间,江南无锡的文士嵇留山,字留山,初字匡侯,别号抱犊山农。他不仅学识渊博,更以诗文著称,曾服务于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府,其作品《送徐子能归芝山》便是这一时期文人骚客的典型代表。
这首诗作中,嵇留山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友人徐子能的深情厚谊与依依不舍的心情。“作客尔先归,还家霜雪飞。”这句开篇即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归程的牵挂,霜雪飞舞的画面,更是增添了一丝寒意和离别的哀愁。“病中搔短发,岁晚惜斜晖。”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因友人离去而感到孤独无助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友情的一种珍视和尊重。“想到梅花日,应开处士扉。”则是诗人对友人归来后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够在故乡安度晚年,享受美好的时光。
《送徐子能归芝山》不仅是一首诗,更像是嵇留山对友人深情的寄托,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友情、故乡和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友情、家乡和生命意义的深层次思考。
嵇留山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