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盛铎联

公为光宣人物之冠,宇内大名垂,虽晚膺疆节,频赋黄华,经世闳才终未竟;
我受文字恩知最久,暮年风义笃,举典籍鉴藏,丹铅校录,平生遗绪幸能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李盛铎联》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傅增湘创作的挽联,旨在纪念和哀悼李盛铎的一生贡献与成就。该挽联以“公为光宣人物之冠,宇内大名垂”开篇,表达了对李盛铎卓越贡献的认可和赞誉。《挽李盛铎联》不仅是对个人功绩的颂扬,更是对其遗德的缅怀。下面将详细介绍《挽李盛铎联》:

  1. 作者简介
  • 傅增湘(1844年—1916年),字雅雨,号香山居士,晚清至民国初年的著名学者、诗人和藏书家。他在文学和学术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歌和骈文创作。
  • 在《挽李盛铎联》的创作过程中,傅增湘不仅表达了对李盛铎个人的尊敬和怀念,也通过诗文展示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德。
  1. 作品原文
  • 公为光宣人物之冠,宇内大名垂,虽晚膺疆节,频赋黄华,经世闳才终未竟;我受文字恩知最久,暮年风义笃,举典籍鉴藏,丹铅校录,平生遗绪幸能承。
  • 这首挽联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李盛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逝者的深切缅怀。
  1. 作品意义
  • 《挽李盛铎联》不仅是对李盛铎个人的赞美,更是对其一生成就和品德的认可。诗中提到“虽晚膺疆节,频赋黄华”,意指李盛铎虽然晚年担任疆节,但依然勤勉不辍地赋诗作赋,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质。
  • 挽联中“我受文字恩知最久,暮年风义笃”,则表达了作者自小便受到李盛铎的文化熏陶,对其学识和品德深感敬仰,并在晚年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和敬意。

《挽李盛铎联》不仅是对李盛铎个人成就的赞扬,更是对其人格魅力和文学贡献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副挽联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对李盛铎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