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翠湿衣欲暮。
烟际乱山无数。
露滴宿鸥惊,飞过沙洲自语。
欲摘白蘋寄与。
几点鸣蓑丝雨。
双桨趁潮平,载取江云归去。
江亭怨·西泠晚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亭怨·西泠晚渡》是清代诗人过春山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江边晚渡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寒翠湿衣欲暮。烟际乱山无数。露滴宿鸥惊,飞过沙洲自语。欲摘白蘋寄与。几点鸣蓑丝雨。双桨趁潮平,载取江云归去。
诗歌翻译:寒气使衣裳湿润,天色渐晚。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如同无数颗星星。露珠打湿了栖息在沙滩上鸥鸟的羽毛,它们被露水惊醒,拍打着翅膀飞过沙洲发出细碎的叫声。我渴望摘下白色的蘋草送给远方的人,但可惜只有几根。雨点落在蓑衣上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是在诉说着什么。双桨随着潮水的涌动前行,带走了江上的云彩和心中的忧愁。
诗歌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位远离故土、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江边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诗歌赏析:《江亭怨·西泠晚渡》作为过春山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古诗词中的佳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尤其是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动作的细腻刻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抒发。
《江亭怨·西泠晚渡》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到生活的灵感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