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漳州东郊废院瞻铜佛

一头鸟粪,我佛无人问!
宝相庄严明卐印,未识何年坐镇?
空梁蝙蝠纷飞,闲阶乳燕初肥。
歇马来寻故事,祗馀三尺荒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许南英并未创作过名为《清平乐 漳州东郊废院瞻铜佛》的古诗。实际上,这首诗是近现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清平乐 漳州东郊废院瞻铜佛》:

  1. 诗歌内容:黄遵宪的《清平乐 漳州东郊废院瞻铜佛》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废弃已久的寺庙景象。诗中通过描述鸟粪、蝙蝠和乳燕等细节,营造出一种荒凉与衰败的氛围。同时,诗中的“一头鸟粪,我佛无人问”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被遗忘的感慨,以及对于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

  2. 艺术手法:黄遵宪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对比手法。例如,“宝相庄严明卐印”可能象征着佛教的至高无上和神圣不可侵犯;而“未识何年坐镇”则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通过这些手法,诗人不仅描述了场景,还传达了更深层的意义和情感。

  3. 历史背景:黄遵宪生活在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对传统的反思和批判。因此,他的诗作不仅仅是审美的享受,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记录和传承。

《清平乐 漳州东郊废院瞻铜佛》是黄遵宪的一首代表作,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启示人们要珍惜文化遗产,关注社会现实,追求更加美好和谐的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