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陆丰云落汛(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一九00))

山亦如云落,重天倒地横。
排空千万树,守汛两三兵。
过雨莺声滑,冲风鹭翅轻。
摩崖多赭石,疑是夕阳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陆丰云落汛”是清末民国初许南英的一首古诗词。许南英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创作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许南英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了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诗中的“山亦如云落,重天倒地横”,形象地表达了国家形势的严峻与动荡;“排空千万树,守汛两三兵”,则暗喻着战乱之中的紧张氛围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许南英的诗歌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著称。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技巧,使作品富有诗意和哲理性。在这首诗中,“过雨莺声滑,冲风鹭翅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此外,“摩崖多赭石,疑是夕阳明”一句,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结合,增添了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过陆丰云落汛”不仅是许南英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研究清末民初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命运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