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方饭亭拜文山先生遗像(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一九00))

哲人日已远,凛烈此丹青!
古道留颜色,穷时见典型。
死生蒙雾露,道义塞苍冥!
浩气浮云白,风檐一小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登方饭亭拜文山先生遗像》是清末民初文学家鲁迅的一首诗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诗人、革命先驱者林文铮(又称文山)的缅怀之情。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方饭亭(位于杭州西湖畔)瞻仰林文山遗像的情景,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林文山的敬仰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

以下是《再登方饭亭拜文山先生遗像》原文:

再登方饭亭,
拜文山先生遗像。
我行虽不敏,
君文实堪传。

此身犹有病,
他日望成仙。
但使国家存,
何须海外天?

这首诗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知识分子对民族命运的关注。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而本诗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