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还未老,度腊复迎年。
风骨寒逾瘦,霜花傲亦圆。
冷魂三径渺,晚节一枝妍。
惭愧陶彭泽,归来未有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秋光还未老,度腊复迎年。
风骨寒逾瘦,霜花傲亦圆。
冷魂三径渺,晚节一枝妍。
惭愧陶彭泽,归来未有田!
《菊花》并非一个特定的文学作品标题,而是可能指代一系列涉及菊花主题的作品。在清末近现代初的文学创作中,菊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常被赋予丰富的意义和象征。以下将详细介绍菊花在文学中的应用:
《菊花》这一标题可能涵盖了许南英、吴质钦等人以菊花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他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追求和审美倾向。菊花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一种自然植物,更是文人寄托情感、表达志向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