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春日谒后稷祠

当时教稼无先圣,万世黎民定阻饥。
词客古今瞻庙貌,村农伏腊走轩墀。
邰封麦秀垂垂遍,禹甸氓歌处处随。
文德配天真不忝,独从含哺有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许孙荃并未创作《武功春日谒后稷祠》一诗实际上,《武功春日谒后稷祠》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潮创作的。张潮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对农业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其对农神后稷的敬仰之情。以下将详细介绍张潮的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武功春日谒后稷祠》的作者是张潮。张潮,字山来,一字山甫,号铁崖,晚号白岩,浙江嘉兴人。他的诗歌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著称,被后人广泛传颂。

  2. 诗歌原文

    当时教稼无先圣,万世黎民定阻饥。
    词客古今瞻庙貌,村农伏腊走轩墀。
    邰封麦秀垂垂遍,禹甸氓歌处处随。
    文德配天真不忝,独从含哺有馀思。

  3. 诗歌赏析

  • 教化与希望:首句“当时教稼无先圣,万世黎民定阻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人在农业教育和推广中作用的赞美,同时寄予了一种对后代民众福祉的关怀。
  • 文化与传承:“词客古今瞻庙貌,村农伏腊走轩墀”描绘了不同身份的人对后稷祠的尊崇,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的农民,都对这一神圣场所充满敬意。
  • 自然与人文:“邰封麦秀垂垂遍,禹甸氓歌处处随”则展现了农田丰收的景象和民间的歌声,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
  • 道德与情感:“文德配天真不忝”,强调了美德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独从含哺有馀思”则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追思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美好向往的情感。

《武功春日谒后稷祠》是张潮的作品,而非许孙荃所写。通过这首诗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对于农业和农神的文化重视,也能体会到张潮作为文人的深刻思想和高超艺术造诣。对于喜爱古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文化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