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教稼无先圣,万世黎民定阻饥。
词客古今瞻庙貌,村农伏腊走轩墀。
邰封麦秀垂垂遍,禹甸氓歌处处随。
文德配天真不忝,独从含哺有馀思。
【译文】
在武功春日里,我来到后稷祠。
当时教稼无先圣,万世黎民定阻饥。
词客古今瞻庙貌,村农伏腊走轩墀。
邰封麦秀垂垂遍,禹甸氓歌处处随。
文德配天真不忝,独从含哺有馀思。
注释:
武功春日谒后稷祠 —— 武功:地名,位于今天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谒:拜访。后稷,古代传说中的农业之神,也被称为“神农”。
当时教稼无先圣,万世黎民定阻饥 —— 当时:指过去的时代。教稼:教导耕种,引申为传授知识或技能。先圣:指古代的圣人或贤人。阻饥:消除饥饿。
词客古今瞻庙貌,村农伏腊走轩墀 —— 词客:诗人,文人。古今:指历史上所有时间。瞻:观看。轩墀:殿堂前的台阶。
邰封麦秀垂垂遍,禹甸氓歌处处随 —— 邰封:古代的地名,这里指的是邰国。麦秀:形容麦子成熟的景象。禹甸:古代的地域名称。氓歌:指百姓的歌谣。
文德配天真不忝,独从含哺有馀思 —— 文德:文治之德。天真:自然之美。不忝:不辱没。独从:独自跟随。含哺:口中含着食物准备哺养。有馀思:有余的思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武功县后稷祠的诗。后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之神,他发明了耕作技术,被尊为五谷的祖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后稷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首联描述了后稷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强调了他的智慧和才华,以及他对后世的贡献。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示了后稷的伟大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后稷祠的宏伟景象和人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这里使用了“瞻庙貌”和“伏腊”(即伏日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等词语,展现了人们对后稷的尊敬和信仰。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人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颈联则转向了自然和社会的和谐。这里提到了邰封的麦秀垂垂遍和禹甸的氓歌处处随,分别描绘了农田丰收的景象和民众安居乐业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表现,展现了后稷祠所在地的美好环境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尾联则是对后稷精神的一种赞美和传承。作者通过对“文德配天”、“独从含哺”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对后稷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自己责任和使命的认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