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馀春慢 十月八日大雪

一带瑶阶,几棱银瓦,添得十分富贵。
鸭炉烘暖,蚁盏驱寒,便是侯家风味。
渺渺我思古人,郢客歌高,梁园赋丽。
笑当时、冷淡无聊生活,亦徒然耳。
更向晚、皓魄流辉,中边表里,素影清光无二。
晶屏映外,珠箔悬空,更有琼花点缀。
鹤氅何如羊裘,绿酒青灯,聊供游戏。
酒醒时、放眼苍茫古屋,数椽而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惜馀春慢·十月八日大雪》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许嗣隆创作的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许嗣隆,字山涛,号文穆,江苏如皋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历任云南典试、侍讲学士等职。他的作品集名为《孟晋堂集》,收录了其诗词作品,其中就包括这首著名的《惜馀春慢》。

  2. 创作背景: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十月八日,当时下起了大雪,因此作者以雪为主题,创作了这首词作。

  3. 词的内容与主题:《惜馀春慢·十月八日大雪》通过描述银瓦、瑶阶等元素,展现了一种富贵典雅的氛围。作者通过对古人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同时,词中也蕴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慨。

  4.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词作的代表之一,此词以其精致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示了词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5. 词的鉴赏:这首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华丽又不失清雅的艺术境界。词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使得整首作品层次分明,富有哲理意味。

《惜馀春慢·十月八日大雪》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其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首词的价值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深度和美学追求,以及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创新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