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春闺

湘帘微漾杏花风。
绿绿斜阳衬落红。
翠袖寒生玉笛中。
数归鸿。
水影山烟一万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王孙 春闺》是明末清初的董以宁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闺中少妇在春天里,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江南武进人,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还是当时“毗陵四子”之一。
  2. 词的创作背景:《忆王孙·春闺》作于董以宁晚年,其时他的学术兴趣转向历史、音乐等领域,并有大量诗词作品传世。
  3. 词的内容解析:全词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入手,描述了春日庭院中的幽静与少妇内心的愁绪。词中通过东风、梨花、黄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表达了闺中少妇对远去丈夫的深深思念。
  4. 词的艺术特色:该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善用象征,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来抒发人物的情感。同时,词中运用了典型的宋词手法,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带雨”、“黄昏杜鹃”等,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5. 词的现代意义:在现代,《忆王孙·春闺》仍被广泛传诵,不仅因其文学价值,更因它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这首诗词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参照和审美享受。

《忆王孙·春闺》不仅是董以宁的代表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学习这首词,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风雅,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情和自然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