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屡过辄迷津,拙政园迎夏景新。
仿佛西湖游侍母,荷花香里话前因。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岁月如诗,悼母情深
在清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许传霈创作的《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石。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折射出他对母亲的深沉怀念与无尽哀思。
诗中的“苏台屡过辄迷津,拙政园迎夏景新”,以苏州的苏台和拙政园作为背景,勾勒出了一幅夏日的园林画卷。然而,对于诗人而言,这美景似乎只是回忆中的幻象,他无法真正踏足其中,感受那份曾经陪伴在他母亲身边的温暖与宁静。
“仿佛西湖游侍母,荷花香里话前因”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仿佛置身于西湖之畔,与母亲一同游赏荷花,聆听她细数往事的前因后果。这份记忆如同荷塘边飘散的花香,虽已逝去,却依然芬芳四溢。
诗中“拙政园迎夏景新”一句,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以及诗人对此的无力感。他只能在心中默默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再次与母亲共同欣赏那拙政园中的夏日景色。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思念,也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刻骨铭心的爱。这种感情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即使面对失去,也无法抹去心中的痕迹。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歌,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愁的世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伟大与无私。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那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