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杂兴 其二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画梁学语初巢燕,少妇缫丝已熟蚕。
一枕病馀临米帖,三竿日暖诵周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旅居杂兴 其二”是一首描绘诗人在江北松江的游历和思乡之情的作品。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许传霈(约1834年-约1906年)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字子耘,浙江嘉兴人。他一生经历丰富,曾官至礼部尚书衔、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职。他的诗作广受欢迎,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的复杂性。

  2. 诗歌原文
    昔日偶然来江北,今朝无计到江南。
    小住茸城雅意投,行踪聚散等萍浮。
    抵家大水三月四日侍母登舟谢淮阴诸友送至宝应。
    一棹计归程,半月熟梅雨。河梁碍舟车,羁旅愁閒阻。家门拓地开,流水浸环堵。解缆服窗棂,傍阶搁篙橹。

  3.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和旅途中的种种感受。首联“昔日偶然来江北,今朝无计到江南”透露了诗人曾经有机会离开江南但未能成行的心情。颔联“小住茸城雅意投,行踪聚散等萍浮”描绘了诗人在江北停留期间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颈联“抵家大水三月四日侍母登舟谢淮阴诸友送至宝应”反映了诗人回到家乡时遇到洪水灾害的经历,展现了自然灾害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尾联“一棹计归程,半月熟梅雨。河梁碍舟车,羁旅愁閒阻。家门拓地开,流水浸环堵。解缆服窗棂,傍阶搁篙橹。”则细腻地描述了诗人归家后的生活细节和心理活动,以及因水灾带来的不便和困扰。

《旅居杂兴 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情感的流露和对生活深刻的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