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刘缄三座师 七秩

绣衣曾染禦炉香,玉尺频承黼座光。
风宪一官依北阙,文星三度照南方。
尚书望重司喉舌,宗匠才高备栋梁。
小草幸蒙亲手植,愿随莱彩晋霞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刘缄三座师七秩》是清代诗人章型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表达了对刘缄三座师七旬寿辰的祝贺,赞扬了其在政坛上的贡献以及文学才华。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背景:章型,字敬安,为同治丁卯举人,大挑教谕。他在避粤逆之乱时自邑城徙居吾里,学有渊源,工举业,勤于课士,远近争执赞门下得其指授。
  2. 诗歌原文
    绣衣曾染禦炉香,玉尺频承黼座光。 风宪一官依北阙,文星三度照南方。
    尚书望重司喉舌,宗匠才高备栋梁。
  3. 诗中意象:诗中的“御炉香”和“黼座光”象征朝廷的权威与荣耀;“风宪一官”、“尚书”,则象征着政治地位的崇高与责任重大;而“文星三度照南方”,则寓意着文采风流和学识渊博。
  4. 文化内涵:章型的这首长诗不仅赞美了刘缄三座师的卓越成就,同时寄托了对其一生清廉正直、德才兼备的期望。诗中多次提到的“尚书”一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的普遍尊重和期待,以及他们在政治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寿刘缄三座师七秩》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颂扬,更是对那个时代文人政治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了解这些历史文献不仅能增加知识储备,还能在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同时,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