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秦淮渡,高歌旧酒楼。
今来江上月,独对帝城秋。
壮志销投牒,微躯贱旅游。
干将锋尽折,真悔觅封侯。
将出金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出金陵》是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而非清代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金陵的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将出金陵》中的“浮云映郭留佳气”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金陵的景色,白云环绕在城郭之间,为这片土地留下了美好的气息。这种自然美景与文人的心境相互映衬,反映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中仍保持的一种超脱与宁静。
“飞鸟随人作好音”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飞鸟”象征着自由与美好,它们随着人的活动而发出悦耳的鸣声,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即如何在追求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忘对社会的贡献。
《将出金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在诗的后两句中,“壮志销投牒,微躯贱旅游”,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怀揣雄心壮志,但现在却只能选择微薄的官职,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这种反差不仅揭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奈,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对个体的影响。最后两句“干将锋尽折,真悔觅封侯”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追求功名利禄、渴望封侯拜相的后悔之情,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将出金陵》作为北宋时期的一部文学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启迪后人。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内心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和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