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怀萍乡交云阁孝廉

天涯两别已三霜。
黯黯浮云蔽日光。
剪剪凄风入夜长。
苦思量。
此是人间傀儡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梁鼎芬创作的《忆王孙 怀萍乡交云阁孝廉》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间冷暖的深刻体会。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梁鼎芬(1859—1919),字心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官至湖北按察使,清亡后成为遗老。其诗词作品集有《梁节庵先生遗诗》。
  1. 作品原文
    天涯两别已三霜。黯黯浮云蔽日光。剪剪凄风入夜长。苦思量。此是人间傀儡场。

  2. 诗意赏析

  • 这首词开头“天涯两别已三霜”描绘了离别之后的季节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黯黯浮云蔽日光”通过自然景致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孤独。
  • “剪剪凄风入夜长”以细腻的情感描述了夜晚的凄凉氛围,增添了词作的悲怆感。
  • “苦思量”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沉思,反映出深刻的人生思考。
  • 结尾“此是人间傀儡场”则揭示了一种对现实社会状态的讽刺和批判,指出人们在社会中如同傀儡一般任人操纵,无力自主。

《忆王孙·怀萍乡交云阁孝廉》作为梁鼎芬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反应。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还能从中获得对人性、社会乃至宇宙真理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