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沈方舟鸳湖别业

南湖三十亩,君在镜中居。
菱叶烟浮水,梅花月照庐。
人闲湘簟冷,风远玉萧疏。
何地无佳兴,高吟出夜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梁佩兰的《寄沈方舟鸳湖别业》是一首描绘南湖美景的诗作。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
  • 诗人背景:梁佩兰(1739年—1819年),字周卿,一字远山,号秋岳,又号湘琳子,广东新会人,清代著名诗人和学者。他是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章甫齐名。他的文学成就在明清两代都得到了高度评价。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南湖三十亩,君在镜中居。菱叶烟浮水,梅花月照庐。
  • 人閒湘簟冷,风远玉萧疏。何地无佳兴,高吟出夜鱼。
  1. 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乾隆年间,具体为乾隆四十年(1775年)左右。当时梁佩兰居住在广州,他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1. 艺术风格
  • 意象运用:诗中“南湖三十亩,君在镜中居”,以“镜中居”形容湖水清澈如镜,映射出岸边的建筑,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菱叶烟浮水”则用“烟”来形容水雾弥漫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朦胧美。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清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梁佩兰的《寄沈方舟鸳湖别业》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