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山谣

羸车朝向南山隮,直上磕磕摩崖低。
乱峰突向车前倒,山石荦确奔马蹄。
马蹄崛佶更勃窣,双轮跳舞兀心骨。
惊雷隐辚出山腰,前乎兔后起落鹘。
安得长途春日暄,蒲轮千里驱平原。
柳丝风里掉鞅去,桃花笑客兰为言。
吁嗟客子勉加餐,我为兴歌蜀道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陟山谣》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曹家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曹家达,字颖甫,又号尹孚,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出生于望族世家,其家族背景和学术成就为曹家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2. 作品原文:羸车朝向南山隮,直上磕磕摩崖低。乱峰突向车前倒,山石荦确奔马蹄。马蹄崛佶更勃窣,双轮跳舞兀心骨。惊雷隐辚出山腰,前乎兔后起落鹘。安得长途春日暄,蒲轮千里驱平原。柳丝风里掉鞅去,桃花笑客兰为言。吁嗟客子勉加餐,我为兴歌蜀道难。
  3. 创作背景:曹家达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就读于南菁书院,受到了著名汉学大师黄以周的悉心指导,并在黄以周的指导下精研文学和诗词,同时学习了医学知识。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学术视野,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而不失变化,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特别是诗中对山石、车轮、马蹄等细节的刻画,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能力,也展示了其精湛的艺术技巧。
  5. 文化影响:《陟山谣》不仅是曹家达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末年文人心态和审美情趣的一种反映。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

曹家达的《陟山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对于喜爱古典诗歌的人来说,《陟山谣》无疑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和欣赏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