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车吟

柳丝绵绵春日晖,鞭丝曳曳征尘飞。
绾住春光送行客,两丝相较情相违。
柳丝如梦复如雾,江潭凄恻春将暮。
愿祝柳丝系春住,鞭丝又送南归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车吟》是清代诗人曹家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春车吟》的原文如下:“柳丝绵绵春日晖,鞭丝曳曳征尘飞。绾住春光送行客,两丝相较情相违。”这首诗简洁而充满意境,每一句都如同一幅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情境之中。
  2. 创作背景:曹家达,字颖甫、又字尹孚、号鹏南、晚号拙巢,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春车吟》一诗上,还涵盖了他对《伤寒》《金匮》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他早年习儒,兼及诗文,在光绪年间就学于南菁书院。在科举制度废除后,他致力于医学研究,并在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3. 主题思想:《春车吟》通过描绘春天景象和柳树、鞭梢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舒适与喜悦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诗中的“柳丝如梦复如雾”和“江潭凄恻春将暮”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季节交替带来的自然美和生命的短暂。

《春车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变迁时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这种对美好生活态度的追求,不仅在古代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也给予现代人许多启发和思考。

曹家达的《春车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展现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