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送沈郎,再用前韵

满路丹榴明似缬。
蜀道羊肠,细马随旌节。
花重锦官香未歇。
倚栏闲看峨嵋雪。
记得梁园歌一阕。
贴地腰身,四座颠狂绝。
嫩绿池塘清影彻。
依稀照见人如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送沈郎,再用前韵》是清代诗人曹贞吉的词作。以下是对这一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信息:曹贞吉(1658—1718),字升阶,号南村,又号石屋山人,江苏吴江人。曹贞吉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出身于官宦家庭,早年曾随父至京师,后因科场失利而返乡。其诗词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志向,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词作中,既有豪放不羁之气,又有婉约细腻之姿,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 文学风格:辛弃疾的《蝶恋花·用前韵送人行》以豪放派词风著称,语言激昂,情感充沛。其中“意态憨生元自好”一句,展现了词人的豁达与乐观。而曹贞吉的《蝶恋花·送沈郎,再用前韵》则以婉约见长,语言柔和,情感细腻。其中“蜀道羊肠,细马随旌节”等句,描绘了离别时的凄美场景。
  3. 作品影响:《蝶恋花·送沈郎,再用前韵》作为一首词作,其历史价值和艺术影响力不容忽视。它不仅展示了两位词人不同的艺术追求和个性特色,也反映了不同朝代词坛的发展与变迁。曹贞吉的这首词虽不如辛弃疾的豪放词那般广泛传颂,但依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曹贞吉的《蝶恋花·送沈郎,再用前韵》是一首深情而含蓄的词作。它不仅体现了词人在艺术上的精湛造诣,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