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访叙彝上人

瘦石欹青,斜照敛黄,山似烟幌。
闲寻松径,横披老干,若虬龙样。
薜萝幽处,拂藓转入斋厨,斜廊活火煎茶响。
晚磬数声传,看经幡低荡。
神往。
岩花争发,好鸟频啼,最高峰上。
崖际飞来雪瀑,宛翻银浪。
一编贶我,琢就几许新词。
清如玉露流仙掌。
更许饷银桃,到今朝还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州慢·访叙彝上人》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清代古诗,由曹臣襄创作。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间的静谧与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中。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曹臣襄。

  2. 诗歌原文

  • 瘦石欹青,斜照敛黄,山似烟幌。闲寻松径,横披老干,若虬龙样。

  • 薜萝幽处,拂藓转入斋厨,斜廊活火煎茶响。

  1. 诗歌内容解析
  • 描写手法:诗中运用了“瘦石欹青”、“斜照敛黄”等形容词,形象地描述了山峰的形态和色彩变化。通过比喻手法,“若虬龙样”使得山峰显得更为雄壮和生动。

  • 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松径、老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山林景象。同时,通过薛萝、斋厨、斜廊等细节的刻画,增加了场景的丰富性和真实感。

  • 生活情趣:诗中的“闲寻松径”、“拂藓转入斋厨”等句子,传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品味,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曹臣襄巧妙地运用意象和比喻,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艺术效果。整首诗如同一幅流动的画面,使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够感受到山风拂面的凉爽以及泉水潺潺的美妙。

  • 语言风格:诗的语言优美而不失朴素,读来朗朗上口,充满了诗意。曹臣襄通过精炼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成功地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石州慢·访叙彝上人》不仅展示了曹臣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眼光,也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然、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现代人忙碌生活中难得的宁静与和谐的一种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