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凉月暗。
风帘欲下,纱笼初卷。
病起支离,瘦影怕教重见。
红豆珠光一点,系多少、春愁秋怨。
思无限。
香残漏尽,酒阑歌散。
曾记旧日兰闺,正刻烛分题,尚嫌宵短。
争似而今,只解照人肠断。
况对疏窗冷雨,更独倚、熏篝挑倦。
乡梦远。
心绪落花零乱。
玉漏迟 咏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漏迟·咏灯》的词意与艺术魅力
《玉漏迟·咏灯》是清代诗人曹慎仪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因疾病而消瘦的人物形象,以及他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伤。
词中描述了一位病人在月色下的凄凉景象,风帘欲下,纱笼初卷,暗绿的树荫下,月光显得格外阴冷。病痛让他的身体消瘦,害怕重新看见自己的面容。这种身体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脆弱,通过一句“红豆珠光一点”,被巧妙地转化为深深的愁怨和思念。
曹慎仪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红豆、春愁秋怨等,将情感的表达推向了高潮。他的词不仅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更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情感世界,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玉漏迟·咏灯》不仅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作品,它更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环境刻画,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状态和社会氛围。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词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
曹慎仪通过这首词展现了他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到的审美观。他不仅仅是在写一个病弱的人,更是在通过这个人物的遭遇,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精神面貌。
《玉漏迟·咏灯》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人们是如何感受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