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闻雁

灯昏香烬。
屏掩帘垂,霜风划地凄紧。
冷落东篱,还是送秋将近。
忽听数声哀雁,下虚窗、一行云影。
似怨语,感离魂、过尽也无乡信。
月浸寒塘烟暝。
叹孤飞、断苇欲栖难温。
水远天长,博得雪泥纤印。
歧途更怜矰缴,望关山、偏多别恨。
又几度,警愁暝、清泪独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声声慢·闻雁》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表达了她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和悲凉愁苦的心绪。下面将围绕这首词展开详细分析:

  1. 诗词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作者因国破家亡和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 艺术手法:在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上下片形式,一气贯注地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 语言风格:作品的语言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一字一泪的写法,使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 历史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坎坷。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
  1. 文化意义
  • 女性词人的代表: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她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词的发展与创新:李清照在继承传统词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使得宋代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的词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李清照的《声声慢·闻雁》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首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审美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女性的词坛地位以及她们如何在动荡的历史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