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四 景阳楼

丝管竞调玉树,氍毹暗坠金钿。
酒酣狎客劈红笺,受用佳人捧砚。
尽道无愁天子,还疑有劫神仙。
景阳钟罢最堪怜,井上胭脂零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桥梁,它们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以下是对《西江月 其四 景阳楼》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曹尔堪和杨慎都是明朝著名的文人,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

  2. 诗歌原文:曹尔堪在《西江月 其四 景阳楼》中写到:“丝管竞调玉树,氍毹暗坠金钿。酒酣狎客劈红笺,受用佳人捧砚。”这些描述生动描绘了宴会上的欢声笑语和雅致氛围。

  3. 主题内容:诗歌主要表达了宴会上的欢乐场面,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通过对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艺术和社交活动的重视。

  4.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朝时期的宴乐文化,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人际交往的方式。它为研究古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5. 艺术特色:曹尔堪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能够将复杂的场景和情感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他的这种艺术风格对后世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文学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曹尔堪和杨慎的作品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源。

《西江月 其四 景阳楼》作为一首反映明代宴会文化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明代社会的风俗习惯,还可以深入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