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管竞调玉树,氍毹暗坠金钿。
酒酣狎客劈红笺,受用佳人捧砚。
尽道无愁天子,还疑有劫神仙。
景阳钟罢最堪怜,井上胭脂零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每个选项,最后综合判定正误。此题中,“丝管竞调玉树,氍毹暗坠金钿”的意思是:丝竹声调相互竞赛,如同玉树在风前飘舞;红绒毯上,佳人绣鞋的金饰坠落。这两句是写景阳楼上宴饮的情景。“锦衣公子”指那些穿着锦衣、戴着高冠的贵族公子,他们喜欢在宴乐时奏乐赋诗,互相酬答。“丝管竞调”,“锦衣公子”“绮筵”,写出了贵族公子们的豪奢和宴会的气氛。“玉树”比喻歌声优美动听。“玉树”在古代传说中是西王母的树枝,这里用来比喻歌声美妙动听。
“氍毹暗坠金钿”的意思是:地毯上,佳人的绣花鞋子金饰掉落。“氍毹”即地毯,“金钿”指绣花鞋上的金制装饰物。这两句描写的是宴会中的一些细节。“酒酣狎客劈红笺”,意思是:客人酒醉后,拿红纸写信。“狎客”指酒肉朋友,“劈红笺”即用红纸写信。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中文人雅士饮酒作乐的情形。“受用佳人捧砚”的意思是:被佳人捧着砚台,供他书写。“捧砚”即捧砚台,“受用佳人捧砚”指的是文人墨客们喝酒作乐之后挥毫泼墨。“尽道无愁天子,还疑有劫神仙”的意思是:大家都说皇上无忧无虑,难道真的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尽道”指都这样说,“无愁”即无忧无虑的意思。“还疑有劫神仙”指大家不相信皇帝真的无忧无虑,就像神话里的仙人那样。这两句写出了当时社会上对统治者的不同评价。“景阳钟罢最堪怜,井上胭脂零乱。”的意思是:景阳楼的钟声停止演奏,让人倍感凄惨,井上的胭脂散落一地,令人心碎。“景阳钟”指景阳楼上所击的钟声,“井上胭脂”指的是宫女们涂着胭脂的井口。诗人通过描写景阳楼上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上层统治阶级荒淫享乐生活的不满和讽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生活同情的情感。
【答案】
①丝管竞调玉树,(宴会开始) 锦衣公子(豪门贵戚)②锦衣公子,绮筵(宴会继续),③锦衣公子(豪门贵族)④锦衣公子(豪门贵族)⑤锦衣公子(豪门贵族)⑥锦衣公子(豪门贵族)⑦锦衣公子(豪门贵族)。
译文:
丝竹声调相互竞赛,如同玉树在风前飘舞;红绒毯上,佳人绣鞋的金饰坠落。
锦衣公子们喜欢在宴乐时奏乐赋诗,互相酬答;酒醉后拿红纸写信,佳人捧砚为他书写;大家说皇上无忧无虑,难道真的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
景阳楼上的钟声停止演奏,让人倍感凄惨;井上的胭脂散落一地,令人心碎。
赏析:
全诗共七句。首二句总领全篇。开头一句“丝管竞调玉树”,点明宴乐的场面。丝管声韵相合,玉树临风。玉树是形容歌声如出神入化般的美妙动听。第二句以地毯上锦衣公子们的金饰坠落来衬托丝弦乐器声的美妙动听。接着写“绮筵”,指宴会上丰盛的酒席。“锦衣公子”指那些穿锦衣、戴高冠的贵族公子,他们喜欢在宴乐时奏乐赋诗,互相酬答。“锦衣公子”“绮筵”,写出了贵族公子们的豪奢和宴会的气氛。“玉树”比喻歌声优美动听。“玉树”在古代传说中是西王母的树枝,这里用来比喻歌声美妙动听。“绯毡暗坠金”,写红绒毯下佳人绣鞋的金饰坠落,暗示了歌舞伎的奢华生活。“锦衣公子”指那些穿着锦衣、戴着高冠的贵族公子,他们喜欢在宴乐时奏乐赋诗,互相酬答。“丝管竞调”,“锦衣公子”“绮筵”,写出了贵族公子们的豪奢和宴会的气氛。“玉树”比喻歌声优美动听。“玉树”在古代传说中是西王母的树枝,这里用来比喻歌声美妙动听。“氍毹暗坠金钿”,意思是:地毯上,佳人的绣花鞋子金饰掉落。“氍毹”即地毯,“金钿”指绣花鞋上的金制装饰物。这两句描写的是宴会中的一些细节。“酒酣狎客劈红笺”,意思是:客人酒醉后,拿红纸写信。“狎客”指酒肉朋友,“劈红笺”即用红纸写信。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中文人雅士饮酒作乐的情形。“受用佳人捧砚”的意思是:被佳人捧着砚台,供他书写。“捧砚”即捧砚台,“受用佳人捧砚”指的是文人墨客们喝酒作乐之后挥毫泼墨。“尽道无愁天子,还疑有劫神仙”的意思是:大家都说皇上无忧无虑,难道真的像传说中的仙人那样?“尽道”指都这样说,“无愁”即无忧无虑的意思。“还疑有劫神仙”指大家不相信皇帝真的无忧无虑,就像神话里的仙人那样。这两句写出了当时社会上对统治者的不同评价。“景阳钟罢最堪怜,井上胭脂零乱”的意思是:景阳楼的钟声停止演奏,让人倍感凄惨,井上的胭脂散落一地,令人心碎。“景阳钟”指景阳楼上所击的钟声,“井上胭脂”指的是宫女们涂着胭脂的井口。诗人通过描写景阳楼上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上层统治阶级荒淫享乐生活的不满和讽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生活同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