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昼惊街市空,人家大屋火焰红。
逆渠奋臂在仓卒,屠戮命吏如寒虫。
君不见严装夜走沂山脚,胶州金钱恣充橐。
回鞭立破睢宁城,浮桥径渡宿迁郭。
沸鼎鱼游何所逃,劲兵压阵如鸿毛。
黄河日落鼓声绝,鲸鲵血赤腥弓刀。
擒魁方略制俄顷,肤功壮气青天高。
可知缚虎势宜亟,追奔月没辕门黑。
俘馘多归淮海营,勾连自绝湖南贼。
深山群盗逋天诛,招徕解散今有无。
后事经营贵全胜,闻有逃兵在襄邓。
【注释】
沧海:指黄河,此处泛指中原地区。
昼惊:白天惊慌,形容战事紧急。
逆渠:指抗敌的军队。
屠戮:杀戮。
君不见:你难道不知道吗?
严装夜走:全副武装连夜逃走。严装,全副武装。沂山脚,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胶州,今属山东省。金钱恣充橐,恣,放纵。橐,口袋。胶州是当时金朝的藩地。
回鞭立破睢宁城,浮桥径渡宿迁郭:回马一枪即攻破了睢宁城和宿迁城,渡过了浮桥。睢宁和宿迁都是当时的金国领土上的城市。
沸鼎鱼游何所逃,劲兵压阵如鸿毛:在战场上,像沸水中的鱼无处可逃,而金军却像轻飘飘的羽毛一样轻易地压过阵来。
鲸鲵血赤腥弓刀:比喻屠杀者杀得人头滚滚。鲸鲵,大鱼名;腥,血腥味。
擒魁方略制俄顷,肤功壮气青天高:擒拿了敌人的首领,制定了迅速取胜的策略,战果辉煌,士气高昂,如同蓝天一样高。
缚虎势宜亟:擒拿老虎的时机应该尽快到来。
追奔月没辕门黑:追赶敌人,直至月亮落下,直到营门被夜色笼罩。
俘馘多归淮海营,勾连自绝湖南贼:俘虏的敌人很多归入了淮海营,金国与南宋的联盟已经破裂。
后事经营贵全胜,闻有逃兵在襄邓:今后的事情的经营需要取得全面的胜利,听说有逃跑的士兵在襄、邓一带。襄、邓,两县,均属河南省。
【赏析】
此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八月,当时陆游正任隆兴通判。他目睹了南宋朝廷对金军的屈膝求和,心中愤激不平,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沧海昼惊街市空,人家大屋火焰红。”用沧海比喻中原大地,说白天里看到街上空荡荡的,家家户户的大房子都燃烧起来了。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金军南侵造成的破坏的悲愤之情。
诗人笔锋一转,说:“逆渠奋臂在仓卒,屠戮命吏如寒虫。”“逆渠”就是抗金部队,他们奋勇向前,在仓促之间就取得了胜利,金军被杀得落花流水。这里诗人用了“奋臂”、“屠戮”等词语来描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表现了抗金士兵的英雄气概。而“命吏如寒虫”,则是以寒冷虫子比喻金军官兵的生命,表现出诗人对敌人的深仇大恨。
第三句“君不见严装夜走沂山脚,胶州金钱恣充橐。”继续写战场的残酷景象和抗金军队的艰苦奋战。诗人不说金军如何英勇,而是说他们如何狼狈不堪。最后两句“回鞭立破睢宁城,浮桥径渡宿迁郭。”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进程。金军溃败的消息传来,陆游回到家乡,立即组织起一支抗金义军,准备收复失地。
诗的最后一段“沸鼎鱼游何所逃,劲兵压阵如鸿毛。”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金军虽然强大,但在陆游的率领下,他们的抵抗却是那么无力,仿佛是秋风中的落叶一样不堪一击。
全诗通过对金军溃败的描写,以及对自己家乡人民的关心和牵挂,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陆游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历史功底,是他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