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灯寒无光,驱马别亲故。
残月堕枫林,荒烟白山路。
十年游子怀,惜此岁华暮。
载咏《无衣》诗,何以蒙霜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晓灯寒无光,驱马别亲故。
残月堕枫林,荒烟白山路。
十年游子怀,惜此岁华暮。
载咏《无衣》诗,何以蒙霜露。
《岁暮远为客》是一首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唐广德元年(763年),通过描绘边境战争的残酷景象和作者自身的漂泊孤独,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悲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岁暮远为客》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唐代社会动荡不安背景下的一种集体情绪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和他对于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