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九日寄吴中诸兄弟

海天万里独登台,佳节空嗟白发催。
愁绝雁声从北至,苍然秋色自西来。
霜清乌石蛮烟豁,潮落金崎越艇回。
遥忆故园兄弟在,几人同把菊花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闽中九日寄吴中诸兄弟》是清朝诗人张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内容如下:

  1. 诗人简介
  • 张釴(1647年—1725年),字元济,一字子开,号云根道人,江苏长洲人。清代诗人、画家。张釴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主,尤擅长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海天万里独登台,佳节空嗟白发催。愁绝雁声从北至,苍然秋色自西来。”
  • 译文:在海阔天空的地方独自登上高台,在重阳佳节里不禁感叹自己的白发渐生。听着雁南飞的声音,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凄凉。
  1. 作品赏析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张釴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历或隐居时。在古代文人中,重阳节常常与登高、赏菊等习俗相关联,而“佳节空嗟白发催”则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情感。诗句中的“海天万里”、“佳节空嗟”等词语,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 名家点评:张釴的诗作在当时已有较高的评价,后世学者对其作品多有研究。如宋代学者陈师道曾评价其诗歌“清远雅正”,清代学者沈德潜也称赞他的诗歌“格高调新”,这些都是对张釴诗艺的高度认可。

《闽中九日寄吴中诸兄弟》不仅是张釴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山水田园诗的重要代表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也能领略到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